金融危机下:我们该怎么办?

时间:2009-03-14 点击:9235 发布:宋传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我国亦不能独善其身,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企业的用人计划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政府如何化解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得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变得扑朔迷离。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如何去面对,转“危”为“机”呢?

下面是专家给我们的一些建议。

一、多元化选择就业单位和就业地区

去外企工作,做一个白领,是多年来许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但在目前岗位需求总量萎缩的形势下,大学生们的择业思路需要转换,期望值需要调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单位同样也是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二、调整薪资待遇的期望值。

不少大学生习惯将自己就读的学校、专业等与薪资待遇挂上钩,在这种片面的理解下,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不少机会。在目前情况下,正确定位、调整心态、把握机遇、瞄准长远发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对职场新人而言,经验的积累远比金钱的多寡来得重要。

三、明确职业目标。

选择职业时,尤其需结合自身的综合能力,明确发展目标。华信惠悦咨询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暨首席顾问洪千淳表示,当今大学生应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如果在迈出大学的第一步时没有认真思考,今后再来转换“跑道”就比较困难了。

四、不片面追求专业对口。

除了部分技术性岗位外,很多岗位并不一味强调专业的对口。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运营总监叶阿次以亲身经历说明了专业与成功之间的关系。他大学的专业是计算机,与现在工作的专业完全不对口,但实际上计算机专业所要求的缜密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却为他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五、重视实习的机会。

对于还未毕业的大学生而言,目前处于相对安全的地带。但这并不是说明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他们应该做的是更努力地为自己“充电”,为以后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在校学生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会专业知识之外的东西:一是学会做人,要能吃苦耐劳,积极主动,敢于奉献;二是拓展自己的潜能,善于抓住机会,多参加校园的社团组织,锻炼口才,增加自身魅力和价值。以今年美国大选为例,黄博士认为奥巴马能大获全胜除能抓住机会外,良好的形象,绝佳的演讲口才,突出的个人魅力都是他获胜的关键。

专家指出,金融危机有一定的周期性,经济萧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要利用尚未迫在眉睫的就业危机的间隙拓展专业领域。一个英语流利、懂金融、房地产、管理的毕业生哪怕在就业低迷期,一样能找到好工作,因此作为大学生一定要做好准备,创造机会,抓住机遇!

时代浪口 理性把握

往年各大企业都会早早的启动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也因此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反观今年,由于遭受经济危机的影响造成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企业裁员风潮不断涌现,因而今年的校园招聘在启动期寒意阵阵,校园里显得冷冷清清。在当前全球经济波动对就业产生直接冲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本来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场金融危机的蔓延于事情的发展无异于是雪上加霜。今天著名机构裁员,明日大型企业倒闭此类消息更是不绝于耳,让应届毕业生有了 “生不逢时”的感叹。他们从满腔热血到处处碰壁,从“天之骄子”到“天之焦子”,从人人羡慕,到时时着急……

为了早日适应新情况解决就业问题,许多应届毕业生除了关注各类招聘会外,也纷纷转变求职思路:考公务员、考研、考选调生、当兵甚至自主创业等都成为他们的“次优选择”。在这些“次优选择”之中,考研成为众多应届毕业生关注的焦点。站在经济危机的风口尖浪,我们把目光重新聚焦到考研话题上,对考研进行一些理性分析。

考研——功利性跳板?

在当今时代,“研究生”的身份被加上太多学术以外的东西。不少研究生把考研作为一个跳板,试图用它来解决包括户口问题、高学历问题在内的一些现实难题。但是,我们要说的是,读研最重要的是对学科和学问有真正的兴趣和热情,能够有参加科研的目标和决心。这也是研究生院校考察与选择学生最主要的标尺。但是在面对考研学生的调查中却发现,仅10%左右的学生把今后从事学术研究作为考研的最终目的,80%的学生只希望考研能提高学历层次,显示个人能力水平,考研功利色彩十分浓郁。

考研——就业压力的挡板?

面“我还是适合作为一个学生,先呆在学校里‘缓冲’三年再说吧!”许多即将毕业的学生对突如其来的形势感到异常迷茫,担心自己无法承受就业压力,因而抱着“推迟就业”想法投身于考研大潮之中。对于此种想借考研来避免就业压力的想法此,专家们大多不赞成。一位硕士生导师说:“读研三年其实是项很大的时间耗费,研究生有可能会失去很多与社会接触锻炼自己的机会。能够好有足够准备担负起这样的“代价”、抛开读研当作‘挡板’的想法的人才真正适合攻读研究生”。在给一些人泼冷水的同时,导师生也建议,“丑媳妇迟早要见公婆,既然看到自己在适应社会的不足,就要趁早适应并习惯它,努力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勇敢接受适应社会的‘阵痛期’”。

考研——对自己准确定位

读不读研,学生万不可盲目跟风,必须从个人发展角度清晰定位。

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范玉吉教授认为,如果在读本期间,所读科目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继续读研没什么必要,但对于社会科学、高等教育、数理化、计算机之类研究性较强的学科,他很希望同学们继续深造。这也就是说,范玉吉教授建议同学们从自身所学的专业出发,对其专业的性质和研究方向进行全面把握,有必要时可以选择继续学习,没有必要则可以全身而退,找到自己该去的岗位和去向。同时,同学们对于自己适不适合于考研也要做好准确的定位。要针对自己的切身情况,分析自己有没有静下心来搞研究的能力、自己的智力因素是否达到进行研究工作的要求。对于研究生导师在收“徒弟”时更看重他们学生的哪些素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顾云生教授认为,研究生要有“灵气”,即悟性比较好,不读死书。他表示,这样的学生即使在起步阶段有些知识掌握得不好,只要有创新的思维,还是能挖掘出相当大的潜力。教育学家熊炳奇教授认为,别人认为的十分适合考研的同学,在其自身并不一定适合,同样在别人看来很不合适的考研者,在自身很可能比较适合,这就需要同学们对自己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确保读研究生是“件物有所值”的事,这样才不会既浪费了时间、精力又碌碌无为。同时,专家还建议在选择考研时,尽量把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周到,包括各自的家庭经济状况、性格、、兴趣、、职业发展理想等。只有事先进行了全面的理性分析,才有可能对整个研究生学习进行科学规划。

考研——谨慎对待

“华尔街咳嗽,全世界感冒,中国也打起了喷嚏。”在全球化深入发展、每个人都彼此相关的今天,作为世界经贸大国的中国自然不会成为金融海啸中的“安全岛”,应届高校毕业生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面对严峻形势,我们是该“激勇前进”,还是利用“读研”缓解危急形势,不可能是一家之言或是众口一词。我们只能说,适逢风口浪尖之时,现状的残酷不容逃避,而应该去思考如何在这危机年景中用最短的时间去应对这个问题。解决问题本身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我们要做的是多关注目前经济形势、国家的政策动向、就业的形势,而不是茫茫然不值所措或是自怨自艾。

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出慎重的评估,切不可盲目行动,好好掂量自己,不要因为一时之气,盲目地对自己未来做出判断;也不要因为你在一段时间已获得巨大提高,就妄自尊大,以为可以飞出茅庐搏击长空,这样的勇气我们需要,但切不可过分。对于一个刚刚踏上社会的毕业生,人生也才刚刚起步,成长本来就是一个很长的沉淀过程,这就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只有做到这些,我们就会在时代的风尖浪口,把握好提升自己价值的机会!